1月11日,基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李庆祥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全球表面基准温度数据集(China-MST 2.0;http://www.gwpu.net/),团队对1850-2023年全年的全球表面温度进行的正式评估指出:刚刚过去的2023年已成为全球最暖年份,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时期(以1850-1900年的平均值代替,下同)的升温幅度已达1.40℃,更进一步接近巴黎协定给出的1....
9月19日我们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的新闻和观点文章“Record breaking high temperature outlook for 2023:An assessment from CMST”上线以来,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宣传。具体如下:1. 中国科学报,2023年9月21日要闻版。转载:新浪新闻:https://news.s...
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集升级版本China-MST2.0评估指出:2023年上半年全球温度位列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3高温年,仅略低于最暖的2016年、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如果参考2023年下半年温度达到近5年平均水平,2023年平均温度(升温将达1.26 ℃,下同)将接近甚至打破2016年最高的温度记录(升温1.25 ℃,均为相对于工业化以前水平,以1850-190...
地表太阳辐射(SSR)和能量平衡与地球气候、水循环、大气条件以及人类栖息地密切相关,准确跟踪能量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最先进的基准观测数据集,目前对长期 SSR 变化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对来自现场观测、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 再分析 (ERA5) 和耦合模式比对项目 - 第 6 阶段 (CMIP6) 的 SSR 进行了...
由于观测数据的空间覆盖面不足,再分析数据被广泛用于研究长期地表温度变化。然而,由于再分析数据集在数据同化和模式性能方面的局限性,评估再分析数据集的质量至关重要。 基于最新发布的中国合并全球地表温度数据集过渡版本(China-MST-Interim),比较了5个再分析数据集(ERA5、NCEP/NCAR R1、JRA-55、CERA-20C和20CRv3)在1958-...